导入数据...
“东坡故里”的教育新声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5月19日
  查看:4632
  来源:教育导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在眉山市东坡小学,一首特别的下课铃声响起。伴随这首由苏东坡诗词改编的歌谣铃音,孩子们欢快地走出教室。

这是记者日前在眉山采访时看到的场景。东坡小学校长杜科介绍,近年来,学校探索通过吟唱、朗诵、舞蹈等形式来演绎苏东坡的经典作品,传承东坡文化,并希望学生能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教育必须担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对‘东坡故里’眉山来说更是应有之义。”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建国说,东坡小学的举措,只是近年来眉山市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校发展内涵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眉山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地方特色,将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积极推进“五育并举”,努力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让“东坡文化”走出书本

形成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全程的自觉

“坐落于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又以‘东坡’冠名,这既赋予了学校沉甸甸的文化内涵,更使学校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传承、弘扬好东坡文化。”杜科说。

结合学校实际,东坡小学把校训确定为“像东坡一样”,希望师生能像东坡一样做人、做事、做学问。但如何把这样的希冀落地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中?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苏东坡的经典诗词被列为学校的重点任务。

为东坡诗词谱曲成了突破口之一。如今,在东坡小学,类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的铃声还有很多,深受学生喜爱。这些韵律欢快、尽显诗情的“东坡歌”,出自副校长李爱刚之手。

李爱刚是一位很“文艺”的数学老师。工作之余,他最喜欢一边翻阅东坡诗词,一边弹着心爱的吉他,为东坡诗词谱写古风小曲。最初,李爱刚是以成人视角和审美进行曲目创作,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或许可以将这一爱好带进课堂,让学生在歌声中吟诗诵词,认识、了解苏东坡。

为了让谱曲更贴近学生的喜好,易于传播,李爱刚请学校音乐组教师一起帮忙,还自费请人做伴奏和范唱。在一次次的打磨和修改中,他的作品——《东坡》成型了。李爱刚迫不及待地将这首歌曲教给自己的学生,孩子们听了几次便可以哼出来,“唱诗比背诗快!”

《东坡》问世至今,李爱刚创作了以东坡诗词为背景的儿童歌曲十余首,其中不少作品成了学校上下课铃声。

2017年9月,为更好地弘扬东坡文化,东坡区教体局借力于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成立了“传承东坡文化”骨干讲师团,培养打造一支传播东坡文化的骨干力量。苏辙小学美术老师廖衡就是讲师团的一员。

“在讲师团的学习中,我发现在描述苏东坡的作品里,缺少了描绘他故事的画作。”廖衡认为,透过孩子们丰富的笔触或许能填补这一空缺。于是,他鼓励并指导学生在学习美术技能的同时,了解东坡的故事,并画出自己心中的东坡。

最近,廖衡收到了四年级学生李沐灿的画作《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让他很受触动。“在成年人眼中,这首诗里的苏东坡尽管旷达超脱,却也会忍不住在脑海中勾勒出他站在银辉下独饮的失意画面。”廖衡说,但在李沐灿的笔下,展现的却是诗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恣意洒脱,“让我通过画作看到了孩子们心中‘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浪漫和欢畅。”

让“东坡文化”走出书本,既外化于校园环境,也融入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渗透进教育的全过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在眉山市的校园里已成为一种教育自觉。眉山也统筹各区县,通过打造家训家风、三苏成长足迹等专题课程,编印乡土教材、开发传统文化研学路线等途径,让师生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深植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提升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素养。

一根竹子的“艺术之旅”

构建传统技艺传承的教育链条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於潜僧绿筠轩》里的这句诗词,流传甚广。对于有“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之称的青神县来说,这是人们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其精湛的竹编技艺更是当地人世世代代的骄傲。

顺着竹香,记者走进青神县南城小学的竹编教室,只看到孩子们抵着竹子,手持刮刀,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刮出薄如蝉翼的竹丝,青神竹编的材料就这样从孩子们稚嫩的小手中诞生了。

“小时候,家后面是一片竹林,我是玩竹子长大的。”南城小学五年级学生旷佳艳举着自己编织的竹热带鱼自豪地说。幼时,旷佳艳的爷爷常会坐在竹林前的小院中央,用竹子编织出簸箕、篮筐等,小佳艳最喜欢站在一旁看爷爷编竹子,时不时央求爷爷给自己编几个小玩具。

来到南城小学的第一个学期,旷佳艳就毫不犹豫地加入学校的竹编社团。在这里,她从竹编生产工具的使用学起,逐渐了解了竹子变成竹编的全过程。

“学校像她这样的孩子很多,不少学生家里一直从事竹编生产工作。让孩子了解竹编,并非要把他们都培养成竹编匠人,而是希望他们将这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校长李远勤说。

五年级学生孙艺童是青神县实验小学校竹编工作坊的成员,她已经带着作品参加了大大小小多个校内外竹编比赛,大家都夸她的竹编“很有想象力”。

“老师告诉我们竹编不仅可以做竹篓和篮筐,还可以做工艺品。”孙艺童说。不同于南城小学强调传承,青神县实验小学校的竹编教学更侧重于创新。“让孩子们在竹编中培养审美,既能让她们学会一项手工艺技能,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该校竹编教师曹玲俐说。

青神竹编文化底蕴深厚,几十年来的发展,青神竹编已成为当地文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竹编资源,青神中等职业学校在1987年创办竹编专业,传承竹编文化,助推竹编产业发展。2011年,为加强竹编人才培养,青神竹编艺术职业学校在青神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上挂牌成立。

走进青神中等职业学校的竹编教室,一件件精致的竹编工艺品映入眼帘,里面不仅有学校师生作品,还有当地竹编大师陈云华的作品。

陈云华,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他如今也是青神中职学校的特聘教师,不仅参与学校竹编教材的编写,还每周来学校指导学生。

“要把竹编传承下去就必须要从教育入手,从学生抓起。”陈云华说,青神竹编历史源远流长,创造性地将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融于一体,形成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等类型。作为传承人,自己参与到学校教材编写、实践教学等环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途径。他也相信,在这样的教育链条下,青神竹编的传承一定后继有人。

“我们通过政校企互联互动,坚持技艺育人、文化育人、竹品成人,把传承非遗和助推产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青神中职学校副校长邓光强介绍,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专业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2020级竹编专业学生陈昱坤就是慕名而来。“当时听说这里的竹编专业很好,妈妈还带着我专门来考察。”陈昱坤说,通过两年的学习,如今他更加热爱这个专业,也对竹编艺术有了新的理解,“我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成为陈云华这样的竹编传承人。”

“我教妈妈打腰鼓”

发挥教育对文化传承的引领作用

“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近日,记者寻着欢快的腰鼓声走进了彭山区公义小学,学校腰鼓队的孩子们正身系腰鼓,手握红绸鼓槌翩翩起舞。

在这群跳腰鼓的学生中,有一位名叫江伊凌的小老师”。她不仅学会了腰鼓,还教出了一位“大徒弟”,这个徒弟就是她的妈妈。

在江伊凌小时候,长辈曾告诉她,他们生活的公义镇是远近闻名的“腰鼓之乡”,曾经这里的人们会打腰鼓、爱打腰鼓。但如今,随着祖辈腰鼓爱好者的“退伍”,村里打腰鼓的人越来越少了。

来到公义小学后,江伊凌惊喜地发现,学校不仅课间操就有跳腰鼓的项目,还有一支腰鼓队,她申请加入,学起腰鼓来。

“四方转很难,但梁老师告诉我坚持下去,才能真正学会打腰鼓。”江伊凌说。如今她已是学校腰鼓队的“骨干”,那个曾令她心驰神往的《盛世腰鼓》节目,表演时没她还真不行。

江伊凌口中的梁老师,是公义小学语文教师梁春梅,也是“梁春梅腰鼓工作室”的领衔人。“三十多年前,我在公义小学上学时,曾跟着腰鼓艺人吴成英老师学腰鼓。2009年调回学校任教后,我发现学校的腰鼓课竟然还在上。”梁春梅说,学生的鼓点声仿佛敲醒了她:腰鼓要继续传承下去。于是,她再次拿起鼓槌,学腰鼓、教腰鼓。

“这些年,学校带出了不少打腰鼓的老师,后来他们调去其他学校,也把腰鼓技艺带到了那里,腰鼓也算是‘开枝散叶’了。”梁春梅笑说。

“腰鼓让我们这所农村学校焕发新的生机,学校也引领了当地腰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公义小学校长徐东说,学校坚持“传承传统+艺术育人”的理念,近年来,又引入传统武术课程,现在全校师生跳腰鼓操、练武术群操,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学会腰鼓后,我回家给妈妈表演,妈妈说我像极了小时候打腰鼓的她,还喊我教她打腰鼓。”江伊凌说,妈妈小时候也曾打过几天腰鼓,可在她成长的时光中,腰鼓渐渐淡出了年轻人的生活,妈妈也没继续打下去。女儿轻快的步伐和熟练的动作激发了妈妈的“腰鼓瘾”,母女二人在院落里就这样你一步、我一步地打起腰鼓舞来。妈妈还在跳广场舞的时候带上腰鼓跳上一段,吸引了一群人跟着学习。

如今,公义镇的广场上多了许多跳腰鼓舞的人。每次经过,听到这时隔多年又响起了熟悉的腰鼓声,梁春梅的心里就一阵阵暖意。


【编辑:胡慧】


(微信扫描分享)